梅雨季节多潮湿,警惕霉菌性外耳道炎!
时间:2020-08-05 点击: 次 来源:乾耳听力 作者:任大夫
梅雨季节,是在每年6-8月份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的持续天阴有雨的气候现象。梅雨季里空气湿度大、气温高,衣物等容易发霉。而今年的梅雨季可谓是本世纪以来最长的梅雨季,经过40多天漫长雨季,七月底,上海、江苏、湖北等多省市出梅。
梅雨期,南方多地耳鼻喉科接诊颇多,常常有患者因为耳朵不舒服发痒、听力下降到医院就诊。医生经检查发现,多为霉菌性外耳道炎。患者一般耳道充血肿胀,耳道表面布满密密麻麻的白色絮状物体。医生详细询问病史后解释,很多患者耳朵“长霉”与自己爱掏耳朵的习惯有很大关系。
关于霉菌性外耳道炎,乾耳听力师与您一起了解一下!
霉菌性外耳道炎通常又叫做外耳道真菌病。它是一种外耳道的真菌感染性疾病,霉菌性外耳道炎一般多发于夏季,因为外耳道内部比较狭窄,容易进水或积存分泌物,而霉菌容易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滋生、生长繁殖,当你洗澡等情况导致外耳道进水或者积存分泌物、常滴用抗生素液等情况下、比较易受真菌感染,常见有曲霉菌及白色念珠菌等,从而形成霉菌性耳道炎。
霉菌性外耳道炎是由霉菌感染所致,致病原因主要是机体抵抗力下降,用不洁物挖耳,长期全身用抗菌素或耳内滴用抗菌素或者掏耳过程中损伤外耳道的皮肤,都容易引起真菌感染。
症状:
专家称,霉菌性外耳道炎的主要病症表现为耳痒、耳内不适、流水样分泌物,分泌物阻塞耳道时影响听力。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保持外耳道的干净、整洁和舒适。霉菌性外耳道炎检查时可见耳道内有白色、灰色、黄色或黑色膜状物,即菌苔、干燥时呈痂皮状。同其他霉菌感染的皮肤病一样,霉菌性外耳道炎较顽固、愈后易复发,所以用药要选择敏感性强的药物。
霉菌性外耳道炎常见症状:
1.急性外耳道炎外耳道灼热、疼痛、耳闻感,重者伴全身发热、不适感,耳周淋巴结肿大。检查可见外耳道弥漫性充血、肿胀,重者外耳道狭窄,皮肤溃烂。
2.慢性外耳道炎外耳道不适和痒感,并有少量分泌物。病程长者可因外耳道皮肤增厚而听力减退。某些慢性外耳道炎伴有奇痒的应注意与霉菌性外耳道炎相区别。
青岛助听器连锁验配中心乾耳听力师提醒您:霉菌性外耳道炎一般多发于夏季,易反复发作,平常要注意保持耳道干燥,戒除挖耳习惯,同时应合理应用抗菌素,减少复发,避免严重损伤听力,影响生活。
上一篇:为什么神经性耳聋是不可逆的?
下一篇:老人听觉系统衰老的防治小窍门